众安财报闹乌龙, 浙系黑马房企降速
上市房企众安集团近期闹出了一场 “乌龙事件”。
由于出现印刷失误,在众安集团 2024 年中期业绩报告中,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竟被错印为 8.1 亿平方米。意识到错误后,众安集团于 9 月 6 日发布了一则澄清公告,表明存在印刷错误,并确定修正后的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为 810 万平方米。
针对此事,记者尝试拨打众安集团官网电话,但被告知无法转接至相关部门。
一位上市房企证券部门的专业人士指出,即便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也可能出现错误,不过由于财务报告通常都有严格的审核流程,所以出现错误的概率相对较小。
作为浙江本土企业,在绿城、滨江等知名房企的耀眼光芒下,众安集团此前一直不怎么引人注目。公开资料显示,其创始人施中安曾是杭州萧山区财政税务局的一名公职人员,担任过萧山市银河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,主持开发了银河公寓、银河商务中心、银河小区等知名项目。
1997 年,施中安毅然决定下海创业,同年成立了众安房产公司,也就是众安集团的前身。很快,他在萧山区成功拿下一块宅地,开发了首个项目众安花园,自此在杭州房地产市场站稳了脚跟。
在施中安的精心运作下,如今的众安集团已发展成为涵盖地产、物管、商业、资本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企业。除了众安集团,施中安还拥有另外两个港股上市平台 —— 中国新城市(01321.HK)和众安智慧生活(02271.HK)。
众安集团被业界广泛知晓是在 2021 年,这一年,众安集团在土地市场上表现突出,拿下多宗热门地块。也正是这种逆势加码的举动,让业界赋予了它 “黑马” 的称号。
“众安集团也是本土房企,但最近几年的发展不尽如人意。” 一位杭州本土另一家房企的内部人士表示。
在最近两年,从各种迹象来看,众安集团似乎放慢了脚步,种种表现都在表明:众安集团正在收缩战略布局。
投资拿地方面明显收缩
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土地方面的收缩。
众安集团之所以被称为新的浙系 “黑马” 房企,原因就在于其在土地市场上的大肆收购。
根据财报信息,2021 年,众安集团花费 111 亿元,一举拿下 12 幅土地,新增土地面积 193 万平方米。
2022 年,众安集团又投入 49 亿元拿下 7 宗地,新增土地建筑面积约 52.4 万平方米,新增土地平均楼面价约为 9323 元 / 平方米,可谓势头强劲。截至 2022 年末,众安集团的总土地储备面积已经超过千万平方米。
然而,自 2023 年开始,众安集团在公开拿地方面的消息便极为稀少。截至 2023 年末,众安集团的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降至 863 万平方米。
根据修正后的数据,截至 2024 年中期,众安集团的土地储备规模进一步收缩至 810 万平方米。虽然从 2022 年下半年起,众安集团就没有新增土地储备,但它仍然表示,截至上半年末的土地储备足以支撑公司未来五年的发展。
人员组织方面也在收缩
随着 2021 年至 2022 年拿地规模的增加,众安集团的发展进入扩张阶段,与之相匹配的是,公司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多。
众安集团的财报数据显示,2020 年、2021 年和 2022 年的雇员数量分别为 4573 人、4911 人和 5506 人,总体呈现上升趋势。
其中,由于 2021 年雇员人数大幅增加,当年众安集团的员工成本同比上涨了 38.4%。而到了 2022 年,或许是已经察觉到行业开始步入 “寒冬”,虽然 2022 年的雇员人数相比 2021 年有所增加,但在这一年,众安集团采取了多种降本增效的措施,使得在员工人数增加的情况下,员工成本还下降了 17.4%。
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,众安集团从 2023 年也开始实施减员措施。
财报数据显示,众安集团 2023 年雇员有 5017 人,而其 2023 年中期的雇员人数还有 5427 人,这说明,众安集团可能在 2023 年下半年开启了一轮人员优化。与 2022 年末的 5506 人相比,2023 年末,众安集团的减员幅度约为 9%。
与此同时,2023 年,众安集团的员工成本为 397.6 百万元,同比下降约 11%。
对此,众安集团在财报中解释称,员工成本下降主要是因为公司采取了多种降本增效措施,根据业务发展优化了人员配置。
而当年员工成本下降比例略大于员工人数减少比例,这表明在 2023 年,众安集团可能已经开始实施降薪措施。
到了 2024 年上半年,众安集团裁员降薪的趋势更加明显,其雇员进一步减少至 4986 人,相比 2023 年末的员工成本 397.6 百万元,今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仅有 186.8 百万元,半年内员工成本降幅约为 53%。
业绩表现同样收缩
无论是在公开市场暂停拿地,还是在人员组织上进行优化,背后的原因都指向众安集团最近几年业绩的收缩。
今年上半年,众安集团的收入约为 92.83 亿元,同比增长约 127.6%,但同期其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却仅有 6250.9 万元,同比减少 68.2%,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十分明显。
由于过去几年拿地扩张较为激进,众安集团的现金流状况并不乐观。数据显示,2021 年至 2023 年,众安集团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- 2.69 亿元、5.46 亿元、27.81 亿元,融资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20.40 亿元、-18.80 亿元、-49.69 亿元,投资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- 13.27 亿元、-9.20 亿元、-0.26 亿元。
截至 2024 年中报期末,众安集团的总资产负债率及净负债率分别为 69.1% 和 44.8%,维持在较为合理的水平。但其短期流动性却显现出压力。截至上半年末,众安集团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 5.88 亿元,受限制现金 13.26 亿元,借款总额约为 77.87 亿元,其中一年以内到期的债务占比接近 50%,达 35.88 亿元。
与此同时,施中安旗下另外两个上市平台的业绩也不容乐观。同期,众安智慧生活的净利润难以突破 5000 万元,而中国新城市的持续亏损才刚刚出现扭转的迹象。
资本市场对 “众安系” 似乎也并不看好。中国新城市的股价长期在 1 港元 / 股以下徘徊,众安集团股价一度低于 0.1 港元 / 股,众安智慧生活上市一年多,股价在 1 港元 / 股上下波动,成交量时常为零。目前,这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合计不足 30 亿港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有报道显示,在 “众安系” 发展的前期,施中安擅长通过关联垫款、质押融资、合作参股等资本手段,在地产、物管、商业、资本之间形成一个资金闭环,以此推动旗下公司的扩张。因此,市场对众安系三家上市企业关联方输血的质疑从未停止。从 2023 年起,施中安再次施展财技,转换资本运作方式,借助旗下合资的私募平台为旗下地产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。
不过,随着最近两年地产行业的下行,这家私募平台的投资风格也发生了变化,地产业务不再是其青睐的领域。
在今年年初的业绩发布会上,众安集团表示要顺应市场趋势,形成轻重资产并举的发展战略,探索代建新发展模式。然而,在最近两年,众安集团屡次传出项目延期交付、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负面消息,在这种情况下,众安集团能否在代建赛道中占据一席之地,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。